开悟:成功者不愿透漏的秘密—-主宰情绪的有效方法

作者 : 慕星陪伴 本文共5278个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4分钟 发布时间: 2022-10-8
主宰情绪的有效方法
节气
大家好今天我们这节课来讲一下怎样掌控自己的情绪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情绪

情绪分为3种类型

第一种叫心境

第二种叫激情

第三种叫应急反应

心境

指的是平静而持久的一种情绪状态

激情指的是强烈的

爆发性的

短促的情绪状态

比如说愤怒

比如说强烈的开心

强烈的生气

应急反应呢

指的是在危险情境下的

高度紧张的状态

首先呢

这个应急反应我们就不做讨论

也不去改变

因为在危险的情境下

我们高度紧张的状态是有利的

能够帮助我们规避危险

比如说在危险的情况下我们血压升高

然后思维变得敏锐

或者是奔跑的速度变得比以前快

那么这种对我们脱离危险

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所以这种情绪我们不做讨论

他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

我们所要讨论的呢

是怎样把这种激情的反应

更多的转化为一种心境

也就是减少激情

增加心境

减少这种强烈的

爆发的短促的

失控的一种情绪状态

增加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这个是我们本节课

要达到的一个理论目的

好我们看第二个要点就是我们

为什么要掌控自己的情绪

首先呢情绪稳定是强者的基本素质

其次呢情绪稳定对自己的健康有利

第三点情绪稳定对教育孩子有利

下面我来一个一个讲

情绪稳定是强者的基本素质

我们大家一定都听过两句古话

第一句古话叫做

胸有积累

而面若平乎者可败

上将军就是胸中有万

丈惊雷

但是脸上没有任何情绪的表现

这样的人可以败为上将军

他在打仗当中能够更好的驾驭下属

更好的震慑对方

那么第2句古话呢

叫做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这句话也是形容强者的

泰山在眼前崩塌

但是脸色没有变化

情绪没有改变

这都是我们对于强者的一种形容

在现实生活中呢也是如此

我们在电视当中看到的大佬

还有在历史上了解到的那些

比较高级的人物

基本上都有这个特点

就是他不会轻易的显露自己的情绪

你在他的脸上看不到太多情绪的波动

这就是大家都想要达到的一种情

绪状态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就是我的一个前辈是一家公司的老板

有一次我去拜访他

然后我走到

他们公司的走廊里的时候呢

听到他正在大发雷霆

我离他们公司的门还有很远

我就感觉到了大地都在颤抖的那种

就这种雷霆之怒

让我一个局外人都感觉到

有那么一丝丝恐惧

所以说我就进了他的办公室

没有打断他

他当时是在会议室开会在发怒

我在办公室里面等他

然后过了一会呢

我感觉外面的这种发怒的声音啊

打火的声音啊慢慢的减小

然后突然他推门推开办公室的门进来

在他推开门的一瞬间

我看到的是一个驼色斑

慈祥的驼色斑降临的一个状态

呃我就说

你怎么能

这么自如的切换自己的情绪呢

刚才还如恶魔降临一般

现在宛如菩萨降临一般

你是怎么做到的

他说很简单

我的情绪根本就没有发生

什么意思呢

就是刚才我在会议室大发雷霆的时候

我的内心其实是没有波澜的

我的目的是在扫视全场的每一个人

到底谁胆怯了谁心里不服

谁心里无所谓

我是一目了然

下次这个人

我相信犯错的那个人

他一定再也不敢犯第二次了

所以我讲这个故事

要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呢

一个真正的强者

他的情绪并不是完全不表露

而是他能够灵活的转换心境和激情的

这两种情绪

就是当他需要打发雷霆的时候

他会展现出雷霆之怒

但是他的目的是为了震慑对手

是为了震慑对方

其实他的内心是没有波澜的

但是当他开怀大笑的时候

他的目的是为了提振团队的士气

是为了感染对方

他的内心也是没有波澜的

其实他的情绪还是没有发生

只是外在表现上让大家感受到了

他的情绪

这也是一种掌控情绪的表现

所以大家理解这个掌控情绪的含义啊

并不是让情绪完全没有

而是让情绪发生的时候

自己的内心没有波澜

没有情绪

这是一种高手

那么第2.呢

情绪稳定对自己的健康有利

这个在医学上都已经证明了

就是一个人长期处于高度的紧张啊

焦虑啊还有悲伤的状态下

他身体的各项机能免疫力是会下降的

所以说

掌控情绪就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

第三点呢

是情绪稳定对孩子的教育有利

我认为一个家庭

一个家长对孩子最大的馈赠

不是良好的

经济条件不是良好的教育条件

也不是父母的高学历

而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平和

稳定的家庭环境

就是父母双方情绪稳定

是对孩子成长最大的一种帮助

因为在这种

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

他的安全感不会缺失

他的内心会相对比较强大

再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就是在我们家楼上有一对小夫妻

他们两个的情绪都特别的不稳定

我经常隔3差五的听到他们两个

有时候在深夜

有时候在白天摔东西

吵架打架

然后还有他的小孩子应该有个三4岁

嗯哭泣的声音

有一次我在电梯里面见到了他夫妻俩

带着这个孩子

嗯当时夫妻俩的情绪是正常的

因为不可能每天都吵

但是我看到了那个孩子的眼神

透露着一种无助胆怯

就是他在看我的时候

他是低着头抬着眼睛看我的

那就是一个父母双方情绪不稳定

长期以来给孩子造成的一种伤害

一个34岁大的孩子

应该是对外界充满好奇

充满期待的

而不是眼神里满是恐惧

这是发生在我们家附近

一个真实的故事

所以说我们为什么要掌控情绪

这3点原因大家都应该已经清楚了

那么我们来讲第三点

情绪产生的一个原理

其实这个比较简单啊

情绪是为什么产生的呢

情绪分为坏情绪和好情绪

就是当结果比期望差的时候

我们会产生坏情绪

当结果比期望好的时候

我们会产生好情绪

什么意思呢

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个孩子

他这次考试考了全班第5名

那么假如他的父母一开始对他的期望

是要考个第一名的话

那么这个时候父母肯定是失望

会产生坏情绪

但是假如说

这个父母一开始没指望这个孩子

考进前5名

指望他考个第6名

第7名就不错了就挺好了

结果他考了个第5名

那么这个时候家长会产生好情绪

大家发现问题没有

就是孩子考第5名的这个结果

并没有改变

但是家长的情绪因为期待的不同

而改变了啊

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嗯

比如说一个人

他在上班的路上

不小心踩到了另外一个人的脚

结果这个人对他破口大骂

骂的非常难听

我相信这个时候脾气坏的朋友

可能直接就被激怒了

就会跟他打起来甚至是吵起来

脾气好的朋友呢

可能嗯就说不跟你一般见识

然后就离开了

但是心里边一定会生闷气

可能连续几天都闷闷不乐

因为这个人他太无理了对吧

仅仅是因为踩到他的脚他就骂人

嗯但是过了两3天以后呢

比如说

这个人和他的一个同事去上班的路上

再次遇到了这个人

就是前天骂他这个人

当时这个人正在指着另外一个人

也在破口大骂

哎这个时候就比较奇怪了

为什么这个人总在骂人呢

这个时候旁边的那位同事说哎呀

这个骂人的人我认识

他的绅士特别的可怜

就是他天天被他的老公家庭暴力

现在他的孩子长大了也不管他

所以他的精神上就出现了一点问题

经常在街上没事找事骂别人

哎这个时候

你前几天郁闷的情绪

是不是一下子就消失了

反而

对这个人产生了一丝丝的同情

甚至以后你在路过的时候

可能还会给他一些施舍

哎大家发现这个问题没有

就是这个人骂自己的结果并没有改变

但是因为你对这个人的期待改变了

你的情绪出现了变化

一个是特别生气

一个是特别的怜悯

这就是我们的情绪

不是因为结果而产生

而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期待所产生的

当我们把这个人

当做一个正常人的时候

那么他骂人我们一定是会生气的

但是当我们得知了这个人

或者是我们把他假设为一个

精神病人的时候

我们内心就没有了怒火

反而是怜悯

那下次我们见他的时候可能会绕着走

或者是给他一点施舍

这就是因为期待的变化

我们内心的情绪也产生了变化

好了解了情绪产生的原理以后

我们就能够找到方法去控制他

掌控他主宰他,这一节|主宰情绪的有效方法

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

而不是情绪的奴隶

那么掌控情绪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呢

就是让情绪不发生

从源头上杜绝或者让情绪少发生

可能我们每个人一开始做不到

让情绪完全不发生

那么能不能让这种激情的情绪少发生

当然在我们没有完全做到之前

当情绪已经发生了

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去排解去疏导

比如说找朋友倾诉

找朋友喝酒

去进行一场旅行

去进行一场酣畅流淌的

游戏这些都是疏导情绪的方法

而当情绪发生了我们也不要闷在心里

闷在心里也是不好的

要想办法把它疏导出去

当然最好的办法呢就是从源头上杜绝

让情绪根本就没有发生

那么我们怎样做到呢

其实非常的简单

就是我们很难改变一个事的结果

但是我们最容易改变的

就是我们对一个事

或者对一个人的期待

那么如果我们想要坏情绪不发生

想要我们的生活处处是惊喜

减少生活中的痛苦

那么我们就应该做一件事

就是降低对人的期待

降低对事的期待

怎么降低对人的期待呢

比如说我们的孩子

我们不要把他想象为天赋和智商过人

大部分孩子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

能够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少之又少

我们的孩子

我们对他的希望就是

能够考上一个不错的大学

然后一生平平稳稳的

平平安安的就好了

不一定非得考上非常非常高的学府

不一定非得是智商过人

然后参加什么奥林匹克竞赛得大奖

这个时候我们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

就不会容易产生情绪的失控

不会暴躁

不会打骂孩子

另外我们的父母

父母就是在

一些文学作品和文艺作品中

把父母歌颂的非常无私和伟大

而事实上呢

父母都是非常普通的人

他们也有缺点

他们也有人性当中比较自私的一面

这是非常正常的

所以说我们不要把父母想象的太伟大

我父母就是一个普通人吗

当我们想通了这点以后

当父母做错的事

或者父母在我们面前表现出了

一些私心的时候

我们就能够很平和的接受

也不会产生坏情绪对吧

另外自己的朋友呢

如果我们把自己身边的朋友

各个想象的

非常的讲义气

非常的义薄云天

那么我们很可能会受到伤害

因为前面的课程我们讲过人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

利益来链接在一起的

那么你把这件事看明白了以后

你降低了对朋友的期待以后

那么当有一天一个朋友伤害了你

一个朋友做了自私的事

甚至说一个朋友背叛了你

你就不会受那么大的伤害

不会伤心

不会产生非常大的坏情绪

你可能会非常坦然的接受这件事

对吧比如说对自己的下属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下属想象成

非常的好用

非常的听话

我说什么对方都能立即理解

我安排的事他都能马上的完成

那么我们现实中肯定也会失望

所以说我们对下属的期待

就是他能够把一件事

给认真的做好

而不是做的完美

这个时候我们也不会经常对

下属产生坏情绪

不会经常在公司里面发脾气

大发雷霆

这个叫降低对人的期待

那么降低对事的期待呢

其实跟降低对人的期待道理是一样的

就是在一件事没有发生之前

我们不要把他的结果想的太好

我们就把他的结果想的平常一点

甚至是差一点

那么当这件事发生以后呢

我们的情绪就不容易失控

当我们降低了对人对事的期

待以后我们就会发现

生活会给我们奖励

这个奖励就是生活中充满了惊喜

痛苦还有失望

焦虑这些情绪都会逐渐的变少

这就是我们大家逐渐

掌控自己情绪的一个开始

大家按照这个方法来

相信情绪会一步一步的为你所掌控

另外给大家说一个理论叫做ABC理论

这个ABC理论是

美国的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爱丽丝

起初的一个观点

这个观点是什么呢

人不是因为事情而困扰

而是被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什么意思呢

这个a代表事件

b代表我们对事件的看法

c代表我们最终产生的感受

这位心理学家的意思就是

我们的感受的产生并不是因为这件事

而是因为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

也就是我们的情绪

并不是因为事件本身

而是因为

我们内心的价值观和对事情的看法

所造成的

所以说想要改变自己的情绪并不难

我们不需要改变事情的结果

我们只需要改变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自己对这件事的期待

所以说埃里斯的这个观点

和我上面所讲的这些

基本都是一致的

我把这个观点给大家讲出来

就让大家通过更科学

更理论的方法去更好的理解这个事

嗯根据这个ABC理论

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嗯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

比如说有一天我们坐在公园的长椅上

心情非常的好在晒太阳

然后我们把自己的一个零食

放在这个长椅的旁边

然后在闭目养神晒太阳

这时候突然听见旁边一响

我们看到有一个人的屁股

坐在了我们的零食上

这个时候我们还没有抬头

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生气的

就这个人为什么

我放这么大一个零食

你怎么就没看见呢

你就给我坐上了

破坏了我一天的好心情对吧

这个时候当我们抬头准备发怒的时候

发现这个人戴着墨镜

拄着一个拐杖或者牵着一个导盲犬

哦这个人原来是一个盲人

那这个时候

我们的情绪是不是立即就改变了

有一个愤怒转变为一个同情

比如说我们甚至会提醒他哎

你站起来我把零食拿不要把你的

衣服给弄脏了

这就是ABC的一个就事件

并不由发生改变

是一个人坐在了我们的零食上

但是因为

我们对这个事件的看法改变了

我们产生了不同的感受

所以根据这个著名的ABC理论

我们就应该明白

想要掌控自己情绪的最佳方法

就是改变自己对事的看法

因为我们对一件事的看法

通常是一个局部的

而不是全貌

当我们逐渐提高了自己的认知

能够看到这件事的全貌以后

我们的情绪就会发生改变

往好的方向转变

所以说大家不要对生活中一些

我们看似不好的事情太过纠结

大家发现没有

当过个两3年以后

我们再回过头去

看两三年前或者三5年前我们所纠结

所痛苦所焦虑的事情

会发现啊

当时的我是多么的幼稚

为什么我们会感觉自己幼稚呢

就是因为35年前

我们的认知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

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件事情的全貌

35年以后

当我们的认知提升以后

我们就会发现这件事给我们造成痛苦

实在是太可笑了

带大家简单回顾一下本节课的一个

内容本节课

我们讲的是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

首先什么是情绪

我们要追求的就是把激情的情绪减少

把这种心境性的情绪给增多

这样的话我们的心态就是平和的

然后我们为什么要掌控情绪

情绪产生的原理

就是因为结果和期望的不对等

掌控情绪的最佳方法

就是改变我们对时间的看法

降低我们对身边人

和对未发生事的一个期待值

当我们掌握了这个理论以后

按照这个方法

就是改变我们对事件的看法

想办法看到事件的全报

想办法降低对人对事的期待值

我相信朋友们一定会逐渐

掌控自己的情绪

做情绪的主人

而不是做情绪的努力

好我们下一堂课再会

 

 

 

 

 
 

本站资源大多来自网络,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 邮箱 799002379@qq.com 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审核删除。站内资源为网友个人学习或测试研究使用,未经原版权作者许可,禁止用于任何商业途径!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拥有所有权,不承任何担相关法律责任。


慕星自学网 » 开悟:成功者不愿透漏的秘密—-主宰情绪的有效方法

发表回复